近年来,钢结构建筑大量出现,尤其是高层、超高层建筑,这也使得大众对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越发关心,同时也促使我们要更加重视住房的安全性检测鉴定。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钢结构的检测与鉴定”知识。
什么情况下要进行检测与鉴定?
1、对于既有钢结构建筑物
1)建筑物拟改变用途、改变使用条件和使用要求;
2)拟对建筑物进行扩建、加层、插层、较大规模维修或其他形式结构改造;
3)拟对建筑物进行整体位移;
4)钢结构本身出现明显结构功能退化现象或有明显的变形;
5)钢结构受到灾害、事故等作用影响,并产生明显损伤;
6)对钢结构的抗力产生有根据的怀疑;
7)出于保护要求,需要了解优秀历史建筑的工作现状以及在目标使用期内的可靠性;
8)建筑物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拟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
9)拟对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
10)在既有钢结构附件进行有关活动而可能对结构产生损伤时,活动方与被影响方双方协议需要检测与鉴定;
11)对重要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的钢结构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与鉴定;
12)其它需要了解结构可靠性的情形。
2 、对于在建钢结构工程
1)供工程质量验收的质量控制资料不足以证明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存在施工质量缺陷或质量争议;
3)结构遭受意外损失或损坏;
4)改变设计使用条件;
5)建设过程中停工后恢复建设。
检测鉴定流程与现场检测内容
1、钢结构的检测鉴定流程
2 、现场检测基本工作内容
1)收集相关资料,如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和计算书、设计变更、沉降观测记录、施工记录、材料质保书、材料检验文件、竣工图及竣工验收文件等;
2)了解建筑物建造、使用、损坏及修缮历史,如建筑物的施工、改造、维修、用途变更、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改变以及是否受过灾害等;
3)现场基本情况调查及资料核对。当有施工图时,应进行现场校核;若无施工图,应根据结构实际状态绘制测绘图;
4)地基基础的调查、钢结构使用环境的调查、材料性能检测、节点连接状况检测、结构损伤检测、结构变形检测。必要时还可进行结构动力检测以及结构或构件现场荷载试验等。
钢结构检测与鉴定的评定标准
钢结构可靠性鉴定应划分为结构构件和结构系统两个层次。
1、钢结构构件及节点的可靠性应按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分别鉴定,并按下列规定评定等级。
01
钢结构构件节点的安全性等级
02
钢结构构件及节点的适用性等级
03
钢结构构件及节点的耐久性等级
2、钢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应按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分别鉴定,并按下列规定评定等级。
01
钢结构系统的安全等级
02
钢结构系统的适用性等级
03
钢结构系统的耐久性等级
钢结构的检测方法
1、挠度检测
钢结构构件(梁、柱)的挠度可采用激光测距仪、水准仪或拉线等方法进行检测。当观测条件允许时,亦可用挠度计、位移传感器等设备直接测定挠度值。
2、 结构主体倾斜检测
结构主体的倾斜检测包括:测定结构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固定点或上层相对于下层观测点的倾斜度以及倾斜速率。
3、结构水平位移检测
结构的水平位移可以采用激光准直法测定,也可采用测边角法测定。
当测量检测点任意方向位移时,可视检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或方向差交会及极坐标等方法。对于检测内容较多的大测区或检测点远离稳定地区的测区,宜采用测角、测边、边角及GPS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4、结构动态变形检测
对于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而产生的动态变形,应测定其一定时间段内的瞬时变形量。
动态变形测量方法的选择可根据变形体的类型、变形速率、变形周期特征和测定精度要求等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a.对于精度要求高、变形周期长、变形速率小的动态变形测量,可采用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或激光测量等方法;
b.对于精度要求低、变形周期短、变形速率大的建筑,可采用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GPS动态实时差分测量等方法;
c.当变形频率小时,可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或经纬仪测角前方交会等方法。
5、结构连接检测
如果还没有形成裂缝,可以增设保温隔热层,预防裂缝产生。如果已形成裂缝,可采取压力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
a.焊缝检测
焊缝检测有两种方法:普通方法和精确方法。
普通方法:一般指外观检查、测量尺寸、钻孔检查等。
精确方法:一般指在普通方法的基础上,用X射线、超声波等方法进行的补充检查。
b.螺栓检测
对于螺栓对结构适用性影响的检测主要依靠外观检查,看其是否存在螺杆剪断、弯曲,孔壁承压破坏,板件端部剪坏、拉坏等现象。
6、裂缝、锈蚀检测
对于结构构件的裂纹或缺陷,可采用涡流、磁粉和渗透等无损检测技术检测。
涡流检测:根据被测构件内涡流流动的路径变化判断结构裂缝等情况;
磁粉检测:利用的是磁粉被铁吸附形成裂缝带,从而显示裂缝痕迹;
渗透检测:将渗透液涂在被测构件表面,再涂上一层显像剂,将渗入并滞留在缺陷中的渗透液吸出来,就能得到被放大了的缺陷的清晰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