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各地陆续建造了大量民用住宅建筑,受制于当时的经济水平以及对工程抗震认知程度的不足,这些房屋许多未经合理的抗震设计,尤其是1978年前建造的建筑,已成为国家防灾减灾工程中的薄弱环节。
随着我国经济的急速发展、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财富存量的不断累积,地震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可能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这些抗震性能不足的老旧住宅建筑进行加固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哪些城镇住宅需要进行抗震鉴定?
A
并非所有的城镇建筑均需要进行抗震性能鉴定,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要求,以下几种建筑需要进行抗震鉴定:
1)接近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时;
2)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时;
3)需要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时。
当然,对于出现未按照规定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因事故导致结构整体损伤等情形时,也应进行抗震性能鉴定。
注:既有城镇住宅应依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后续使用年限、结构类型等,按现行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抗震鉴定。房屋现状检测报告是房屋抗震鉴定的主要依据,其深度应满足国家、地方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以及抗震鉴定的需求,相关检测数据还应当具有可复验性。
2 抗震鉴定的主要工作
抗震鉴定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收集资料:收集建筑的地质勘察报告、设计施工图、竣工及验收资料。若房屋曾进行过加固改造,还应收集检测鉴定报告、加固改造设计施工图、加固改造竣工及验收资料等。
当原建筑结构图纸缺失时,还应进行现场实测。
2)现状评估与检测:调查评估城镇住宅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使用状况、加固改造及受灾情况等。
同时,根据鉴定及加固设计的需要进行现场检测。
3)综合评价:依据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建成年代、结构布置、材料强度、抗震构造及抗震验算等结果,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
必要时,还应对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承载能力进行判定。
Q
3 抗震鉴定的基本原则
既有城镇住宅的抗震鉴定应以结构体系鉴定、构造措施鉴定及抗震验算为主,进行综合抗震性能评价,并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1)不同结构类型的住宅建筑,抗震鉴定时检查的重点、内容和要求不同,应采用不同的鉴定方法;
2)抗震鉴定时,应区分重要部位和一般部位,按不同的要求进行检查和鉴定;
3)对抗震性能有整体影响的构件和仅有局部影响的构件,在进行综合抗震性能分析时应区别对待。
4 基础的抗震加固方案
(一)砌体住宅抗震加固
多层砌体住宅抗震加固应结合场地条件、造价和工期要求等,针对结构实际抗震问题,选择适宜的抗震加固方案。
常用的砌体住宅加固方案可概括为 :外加圈梁构造柱加固法、外套结构加固法、外墙外侧加固法(外墙钢筋混凝土板墙或者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等)、内部加固法(内部钢筋混凝土板墙或者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等)。
外套结构加固
外加圈梁构造柱加固(左) 与内部加固(右)
(二)混凝土住宅抗震加固
常见的混凝土住宅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 - 剪力墙结构等。
框架结构住宅一般可采用消能减震加固法、增设抗震墙加固法等方式进行整体性加固;剪力墙结构住宅可对外围剪力墙采用外侧增大截面法加固;框架 - 剪力墙结构住宅可采用增设抗震墙加固的方法进行加固。
增设抗震墙加固
外围消能减震加固(左)与外围剪力墙增大截面(右)
注:
增大截面加固法、增设钢绞线-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法、粘贴钢板或纤维布加固法等,可用于对框架梁柱或抗震墙等结构构件进行直接加固,但这些方法内部施工量相对较大,对居民生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