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建筑结构是指在房屋建筑中,由各种构件(屋架、梁、板、柱等)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所谓作用是指能够引起体系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荷载、地震、温度变化以及基础沉降等因素。
本次分享会以建筑结构的分类及发展历史为主题,主讲人技术部董世伟通过具体数据和图表,向大家普及建筑结构相关知识。
首先,主讲人向大家讲解建筑结构如何分类。
按所用材料的不同分为
1)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结构)包括: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骨架;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配置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素混凝土结构 —没有配置受力的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2)钢结构:以钢材(钢板、型钢)为主制作的结构
3)砌体结构:由块材通过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
4) 木结构:指全部或大部分用木材制作的结构
5)混合结构: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房屋
此外还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等。
按其承重结构的类型分为
1)框架结构
2)剪力墙结构
3)框架——剪力墙结构
4)钢结构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
1.钢筋混凝土的组成:
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现代主要的人造工程结构材料)
2.两种材料的基本力学特性:
钢筋——抗拉与抗压强度较高,破坏时表现出较好的延性;
混凝土——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远低于其抗压强度
(之比约为10%,破坏时具有明显的脆性性质)
3.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
钢筋(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很不相同,他们可以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是因为:
⑴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有良好的粘结力,在荷载作用下,可以保证两种材料协调变形,共同受力;
⑵ 钢筋与混凝土具有基本相同的温度线膨胀系数
(钢材为1.2×10-5,混凝土为(1.0~1.5)×10-5),
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两种材料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差而导致两者间的粘结力破坏。
4.配筋的基本要求 :
(1)钢筋的布置(即在结构中的位置)和数量由计算确定;
(2)在钢筋的端部应有锚固长度或弯钩(常称为构造要求)。
5.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混凝土结构的开始应用于土木工程距今仅150多年。
v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J.Aspdin)发明硅酸盐水泥。
v1849年法国人朗波(L.Lambot)制造了第一只钢筋混凝土小船。
v1872年在纽约建造第一所钢筋混凝土房屋。
与砖石结构、钢木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的历史并不长,但发展非常迅速,是目前土木工程结构中应用最为广泛结构,而且高性能混凝土和新型混凝土结构形式还在不断发展。
二.砌体结构
1.砌体结构的组成:砌块+砂浆
2.材料的基本力学特性:
砌体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很低;
3.砌体结构的优缺点:
Ø优点:
较易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火性,以及较好的化学及大气稳定性、成本低较经济。
Ø缺点:
自重大,强度低、砌筑工作繁重、砂浆和砌块的粘结力较 弱、占用农田,影响环境。
在听讲过程中,同事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相关问题,主讲人也对其一一进行解答。
# 结束语
通过本次分享会,大家对建筑结构的分类及发展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后,广东洪实公司也会继续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全体员工搭建沟通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员工不断总结,提升素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全体员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与工作环境中共同交流,共同进步!